研究院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研究院简介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主动抢抓市级重组重大机遇、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2024/3/14   来源: 本站    点击: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暨2024年度工作部署大会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暨2024年度工作部署大会

    

   2024年3月7日下午,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暨2024年度工作部署大会,总结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并对2024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大会首先对2023年度优秀团队、优秀员工进行了表彰。监事会主席仇剑波宣读了《关于表彰2023年度优秀团队及员工的通报》。

    


   参会领导为获奖团队及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专题报告

    会上,陈锦董事长做了“主动抢抓市级重组重大机遇、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昂首阔步迈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的报告并发表讲话,对公司2023年度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2024年重点任务做出了工作部署。


                                    


   报告指出,2023年,研究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对科技创新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安排,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动担当作为、坚定实干步伐,成功推动市级平台重组升级、首家专业研究院建成落地,新增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两张“国”字号名片,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成功实现市级平台战略重组,创新发展之路愈加宽广。

公司发展站上新起点,市政府召开“重庆高新院重组升级专题工作会议”,会议明确研究院是由市经济信息委出资、市国资委监管的市级国有创新平台。分院建设取得新突破,2023年11月4日研究院首家分院荣昌产业研究院成功落地。创新示范取得新成效,2023年,研究院新增获批工信部认定的全国首批创新成果产业化类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资质2项。

大力推广“研究院经济”新实践,模式创新更上台阶。

发展战略目标更加清晰,紧扣“生成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核心定位,凝练形成“源源不断自主孵化培育出一批‘硬科技’企业”发展总目标,进一步提出“追求商业成功”、“力争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最高”、“赋能产业建链补链强链延链”三大目标。创新模式推广更加有力,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从哪来、怎么评、如何育、怎么用、怎么退”五大难题,总结提炼研究院模式做法及创新成效,成功入选“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典型经验”。创新影响更加广泛,全年获得十余家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正面宣传报道75次,成功吸引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等国外机构、党政机关、高校院所实地考察调研174次。

深入挖掘科技项目“存量”“增量”,成果产业化成绩稳中有进。

创新项目加速集聚、成果“蓄水池”加速壮大,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全年累计论证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院所原创科技项目211个,累计储备可转化的高科技项目2000余项。高价值项目加速落地,全年成功引进优质“硬科技”项目10个,转化专利技术等科技成果65项,技术估值1.87亿元。截至目前,研究院已累计孵化落地“硬科技”项目61个,累计转化原创专利成果691项,项目整体估值近10亿元。

不断强化工程化体系建设,中试基地面貌焕然一新。

中试平台功能不断完善,坚持中试共享建设思路,以一流团队、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三个一流”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电子产品研发中试共享基地,全新打造“两个中心”,优化调整“三个载体”,“研发—中试—生产”的产品技术创新链更加完善。中试管理理念不断树牢,严格贯彻“双五归零”、“六性保障”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全年新增编制质量体系作业文件模板99项,指导四态益联等17家孵化企业开展质量体系建设,新增推动4家孵化企业通过ISO9001等相关质量体系认证。“硬科技”产品不断熟化,全年为华创等14家孵化企业提供新技术新产品试制和生产服务,指导孵化企业申请专利58项、授权专利20项,中试熟化近20项“硬科技”产品,协助生产产品近2800台(套)。

加速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创新生态发展态势显著增强。

科创联盟作用持续彰显,持续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资源优势,全年联合举办科技交流活动9次,吸引刘大响院士、孙永福院士以及郝跃院士等专家学者来访交流;新增对接科研平台信息114个,新增收录292名成渝两地科研院所专家,新增采集411项评估专家专利技术信息。学术朋友圈持续扩展,牵头成立重庆市电工技术学会,聚集超过300名行业专家学者,主导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储备“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集成及其效率优化控制技术”等8个优质项目,汇聚降碳节能等领域专家学者100余名。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发挥“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批项目、升级一批产业”的孵化项目引才作用,整个生态社区已累计吸引创新团队超500人,其中,硕博及相应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超过300人,科技创新人才优势不断厚植。

扎实推进创新机制改革,公司管理效能持续迸发。

国企改革有效推进、“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有效执行、企业天地资产有效划转、人才素质有效提升、合规审计有效落实。财务管理、法律防范、政策研究、后勤保障、社区物业等工作有条不紊,企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精心提供全周期赋能服务,孵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创新赋能服务全面深化,孵化质量全面提升,全年新增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重庆市独立法人新型企业研发机构、2家重庆市数字化车间、3家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重庆市科技型企业、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化势能全面增强,各孵化公司核心技术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党组织战斗力显著提高。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落实,党建引领深入推动,理论武装深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持续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和职工坚守廉洁底线、筑牢防腐防线,切实盯紧预防“警示牌”、把好政治“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市级公司重组建设的开局之年。新开局要有新作为,研究院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主动在现代化新重庆宏大场景中谋划推进研究院建设,以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战斗姿态,乘势而上,再攀高峰,紧紧围绕“十个聚力”,力争实现“十个新作为”,奋力开启发展新征程,积极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成果孵化和产业生成平台,为支撑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4年工作目标

一、聚力落实市级重组工作,平台建设实现新作为


深入贯彻市政府专题会议指示要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高效率落实”原则,加快推进市级公司重组各项工作。

二、聚力谋划分院建设布局,产业培育实现新作为


加强与有意愿有条件的区县交流合作,全力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2-3家专业研究院,加快形成“区域联动、错位互补”的产业创新生态。

三、聚力完善市场化机制,价值创造实现新作为


探索完善中试市场化运行机制,以市场化方式承接检验检测、加工代工等业务,着力提升中试平台服务能力和盈利水平。

四、聚力开拓成果引进渠道,项目落地实现新作为


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精准筛选、主动引入全球优质科技成果来渝转化,孵化落地优质项目20个以上。

五、聚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孵化质效实现新作为


优化完善孵化企业运营管理“玻璃窗”理论,助力推动孵化企业建立透明化、公开化的运营管理体系。

六、聚力推动新产品示范应用,市场推广实现新作为


主动“亮剑”、精准“击剑”,着力协调搭建多样化应用场景体系,拓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渠道,助力孵化企业优先享受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奖励政策。

七、聚力完善项目退出机制,自我造血实现新作为


主动对接产业基金、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等有产业背景和领先地位的战略投资者,引导其参与孵化企业发展。

八、聚力开展科创人才引培,队伍建设实现新作为


根据市级平台建设发展需要,积极优化公司部门机构设置,探索事业部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选聘高素质人才,主动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

九、聚力发挥学术学会作用,资源聚集实现新作为


充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资源优势,持续强化与川渝两地学术学会的现有合作基础,重点围绕项目对接、学术交流、应用推广、设备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公司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等提供强力保障。

十、聚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清廉建设实现新作为


深入落实市委关于推进清廉重庆建设意见,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清廉建设贯穿于公司经营发展全过程。

       陈锦董事长在讲话中强调,一是要聚力落实市级重组工作,谋划分院建设布局。深入贯彻市政府专题会议指示要求,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高效率落实”原则,加快推进市级公司重组各项工作。加强与有意愿有条件的区县交流合作,优化完善专业研究院管理制度体系;探索推动孵化企业在分院建立分、子公司,大力强化业务拓展,助力孵化企业优先享受首台套、首版次、首批次奖励政策。二是不断强化市场化机制、完善项目退出机制,实现自我造血新作为。加大成本管控精细化力度,多措并举培育经营增长点,不断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探索研究风险投资接续投资、并购等多种退出路径,推动研究院投资资金对优质科技成果的滚动支持、循环利用,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三是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精准筛选、主动引入全球优质科技成果来渝转化,聚力开拓成果引进渠道,不断优化成果评价机制;充分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资源优势,持续强化与川渝两地学术学会的现有合作基础促进川渝各领域专家人才、创新成果、仪器设备等优质资源不断汇集,切实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四是强化服务管理水平,着力提升孵化质效。持续提升全成长周期赋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加强风险预判能力,促进孵化企业可持续发展,力争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最高。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及企业文化建设。围绕公司战略,积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活人才创新“内动力”,以“总院+分院”建设需求为抓手,紧盯“发展之需”,搭建“用武之地”,化解“后顾之忧”,从精准引才、高效用才、暖心留才等方方面,不断提升人才队伍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开拓创新、拼搏进取、责任担当、精诚团结”的企业文化。

 

       随后,研究院各部门及全资子公司负责人签订了2024年度部门目标责任书。

       


       会议最后,部门负责人代表规划发展部部长林培思进行了表态发言。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荣昌研究院、创新燃料电池公司、快客充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参加本次会议。